9月13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振林主持召開黨組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精神、在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關于海南廣東等地臺風災害的重要指示精神,學習《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研究部署氣象部門貫徹落實工作。
會議強調,要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結合氣象工作實際,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加快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統籌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要搶抓中非合作新機遇,為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和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氣象力量。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胸懷“兩個大局”謀劃中非合作氣象工作,全力服務保障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持續深化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全力保障中非攜手推進“六個現代化”,強化世界氣象組織北京區域培訓中心建設,結合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服務需求,聚焦“綠色發展伙伴行動”,加快形成氣象工作方案。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推進早期預警業務平臺建設,創造性地開展氣象防災減災合作,助力聯合國全民早期預警倡議行動計劃在非洲實施。
二要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為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貢獻氣象力量。持續優化完善氣象觀測站網布局,強化衛星遙感監測評估應用能力,為流域各地應對氣候變化、生態保護和修復等提供支撐保障;健全氣候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與實現機制,因地制宜開發氣候生態產品,提升氣象服務旅游康養能力。推進流域業務協同發展,強化上下游、左右岸聯防,進一步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發揮好氣象衛星、雷達、數值預報、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四大支柱”在流域氣象業務中的關鍵作用,強化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全力保障黃河安瀾。服務黃河流域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和條件,提升氣象為水資源保護利用、黃河水利樞紐重大工程、風電光伏清潔能源等領域的服務能力。保護傳承黃河文化,進一步挖掘氣象文化遺產,傳承黃河流域的氣象紅色基因、特色文化和時代價值。
三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完善局校、局院合作機制,鍛造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提升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創新培訓方式方法,推動教育培訓與業務實踐深度融合,擴大國際學術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空間。加強與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互動聯動,充分發揮全國氣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全國氣象科教融合創新聯盟作用,用好“一校一策”合作機制,協助高校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快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抓好干部人才培養和專業技術培訓。
四要堅決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持續強化責任意識和底線思維,用好國省協同聯動、“一省一策”等機制,氣象衛星、雷達監測等產品,以及數值預報、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大模型等技術,密切監視臺風動向,加強與水利、文旅、交通運輸等部門會商研判,落實好遞進式服務機制,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打好今年汛期氣象服務收官戰。持續防范化解風險,聚焦應急搶險救災、秋糧豐收等領域,強化氣象支撐保障;以安全生產“十問”工作法為抓手,做好重點領域安全管理、加強重點區域隱患排查;強化科普宣傳,凝聚正能量。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畢寶貴、張祖強、熊紹員、宋善允出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農業農村部紀檢監察組副組長熊燕列席。
(作者:王亮 責任編輯:閆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