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偉: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中國氣象局4月的新聞發布會,我是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亞偉。
今天,中國氣象局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佘萬明、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主任王勁松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
今天新聞發布會有兩個環節,首先是主動發布環節。首先,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為大家介紹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4月氣候趨勢預測及氣象服務提示。
賈小龍:各位媒體朋友,現在我通報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回顧。
3月,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全國平均氣溫6.0℃,較常年同期偏高1.2℃。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我國中東部大部偏高1℃以上,內蒙古西部、河南南部、湖北中東部、安徽南部、湖南大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部、貴州東南部、廣西北部、云南東北部等地偏高2~4℃。
3月,全國平均降水量23.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9.2%。內蒙古中西部、華東中南部、華中南部、華南北部、西南地區大部及甘肅西部、新疆西部、西藏大部、山東西部等地降水偏少2~8成。
3月我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一是西南地區冬春連旱持續發展。受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影響,西南地區冬春連旱持續,平均氣象干旱日數23.7天,較常年同期偏多10.6天。3月17日,中度及以上氣象干旱面積達到今年以來最大(53.5萬平方公里)。
二是3次沙塵天氣過程影響我國北方地區。其中,沙塵暴及以上等級過程2次,沙塵過程和沙塵暴及以上等級過程次數均接近2000年至2023年同期。3月31日起北方出現一次強沙塵暴過程,新疆東北部和南部、甘肅、寧夏、內蒙古中西部及山西等地出現揚沙浮塵天氣,新疆南部出現沙塵暴或強沙塵暴天氣。
三是3次強對流天氣影響我國南方地區。相對于常年同期呈現發生時間偏早、過程頻次偏多、極端性強等特點。3次大范圍強對流天氣分別發生在3月22日至25日、27日至28日和30日至31日。其中,30日夜間至次日凌晨,湖南、江西、廣東等地出現短時強降水、冰雹和強雷暴大風天氣,局地最大瞬時風力達12級以上。
3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2.6萬條。其中雷雨大風、霜凍、大霧、森林火險、大風預警信息同比增幅達245%、86.6%、37.3%、15.5%和11.7%,為歷年同期發布量最高值。
第二部分,通報“清明”假期期間天氣趨勢預報。
預計清明節期間(4月4日至6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較弱、路徑偏北,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3℃,北方大部地區及云南、海南等地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北方及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高。青藏高原東部、四川盆地、貴州等地多陰雨(雪)天氣,江南、華南部分地區有強降水、強對流。
主要天氣過程如下:
4日至6日,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廣西中北部和廣東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廣西東部、江西南部、福建和廣東等地局地有大暴雨,其中貴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西、廣東等地局地并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另外,西藏東部、青海東部、川西高原等地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
5日至6日,受冷空氣影響,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先后有4-5級大風,氣溫下降4-6℃,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
清明祭祀和戶外活動增多,北方及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高,需加強野外火源管理,防患于未然。
第三部分通報4月氣候趨勢預測及氣象服務提示。
降水方面,預計4月,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湖北東南部、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北部、廣西北部、貴州東部、四川北部、西藏東北部、青海南部、甘肅南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江西北部、湖北東南部、湖南東部、四川西北部、青海東南部、甘肅南部局部等地偏多2~5成。我國其余大部地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云南中部和南部偏少2~5成。
預計華南前汛期在4月上旬中后期開始,接近常年同期(4月9日)略偏早,華南前汛期雨量接近常年到偏多。
氣溫方面,預計4月,除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西藏西北部、青海西部、新疆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國其余大部地區氣溫偏高,其中內蒙古西部、北京大部、天津、河北中部和南部、山西、山東、江蘇大部、安徽北部、河南、湖北北部、陜西大部、寧夏、甘肅東北部、廣西西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云南等地氣溫偏高1~2℃。
根據4月氣候趨勢預測,有四方面的氣象服務提示建議:
一是西南地區氣象干旱持續,需加強水源調控并做好林火防范。四川東南部、貴州西部和北部、云南東部等地存在中至重度氣象干旱,局地特旱,云南、貴州西部、四川南部地區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氣象干旱持續,土壤墑情偏差地區應積極開發水源,及時灌溉,保證旱地作物播種成活;加強水源管理和調控,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生產及農業用水需求;少雨干燥致使林火風險等級高,建議加強野外用火管理,做好林火防范工作。
二是北方有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道路結冰風險,需加強交通及能源供應保障。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西北部、西藏東北部、四川北部、青海南部、甘肅南部、新疆北部降水偏多,存在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風險,建議農牧區做好設施農業和畜牧業防雪防凍工作,建議交通運輸、電力和通信相關部門加強路網巡檢、及時清雪除冰,保障交通運行和能源供應安全。
三是中東部有階段性低溫陰雨寡照天氣,需加強農業生產管理。華東中部和南部、華中中部和南部降水偏多,存在階段性低溫陰雨寡照天氣風險,建議相關地區加強農業生產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避免或減輕農田漬澇風險;4月上旬中后期華南地區入汛可能性大,入汛之后華南、華東中部和南部、華中中部和南部等地強降水過程將較前期增多,注意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建議交通運輸部門做好相應防范措施。
四是北方地區大風和沙塵風險較大,需關注對交通出行及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內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冷空氣活躍期北方地區沙塵天氣風險較大,建議相關部門做好大風降溫和沙塵天氣對農業生產、戶外施工、交通出行、人體健康及出行安全等防范工作。
王亞偉:謝謝賈小龍先生的介紹。我們請佘萬明先生為大家介紹《2023年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和《2023年大城市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
佘萬明: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發布2023年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這是中國氣象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目標任務,科學評價氣象高質量發展水平,加快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2023年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包括三部分,即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市)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和大城市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
一是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
2023年,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氣象監測、預報、服務核心業務能力再上新臺階,氣象科技、人才發展機制和政策體系更加完善,氣象發展保障和科學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氣象全方位服務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取得顯著成效。
2023年,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水平達80.3分,較2022年增長4.8%。其中,氣象科技創新能力為77.0分,較上年增長3.2%。氣象基礎能力為79.5分,較上年增長5.8%。氣象服務水平為83.4分,較上年增長3.3%。氣象發展保障水平為80.9分,較上年增長6.3%。
二是?。▍^、市)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
2023年,31個?。▍^、市)在增強氣象科技創新能力、強化氣象基礎能力、提升氣象服務水平和氣象發展保障水平方面均有明顯進步。31個?。▍^、市)氣象高質量發展水平平均為77.7分,較2022年增長4.8%。其中,氣象科技創新能力平均為71.8分,較上年增長2.1%,貴州、黑龍江、寧夏增幅居于前三;氣象基礎能力平均為77.7分,較上年增長6.4%,新疆、福建、西藏增幅居于前三;氣象服務水平平均為82.6分,較上年增長4.4%,重慶、西藏、安徽增幅居于前三;氣象發展保障水平平均為75.3分,較上年增長5.6%,天津、遼寧、河北增幅居于前三。
此外,北京、天津、黑龍江等10個?。ㄊ校┻€結合當地實際,積極探索創新,獲評2023年氣象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特別優秀成果。??
三是大城市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
2023年,40個大城市氣象部門主動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因地制宜加快推進需求牽引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和多方協同發展,氣象高質量發展水平明顯提升。40個大城市氣象高質量發展水平平均為77.9分,較2022年提升5.6%。其中,氣象科技創新能力平均為75.0分,較上年增長5.1%;氣象基礎能力平均為76.9分,較上年增長2.0%;氣象服務水平平均為82.8分,較上年增長7.7%;氣象發展保障水平平均為75.6分,較上年增長8.2%。南京、杭州、廣州等10個大城市獲評2023年大城市氣象高質量發展創新實踐優秀成果。
今年中國氣象局將持續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的落實,錨定加快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建設,系統謀劃、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努力提升氣象全方位服務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使命感、緊迫感,持之以恒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氣象新篇章!
王亞偉:謝謝佘萬明先生的介紹。下面,我們請王勁松先生為大家介紹太陽活動周有關情況。
王勁松:各位媒體朋友,我解讀一下最近太陽活動的情況。
強太陽活動如太陽爆發等所引發的空間天氣事件,會對天基和地基技術系統正常運行及可靠性產生影響,進而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形成威脅??臻g天氣事件已成為現代社會面臨的典型非傳統因素。2022年國務院發布的《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明確提出,要“發展太陽風暴、地球空間暴等空間天氣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加強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能力建設?!?/span>
空間天氣工作事關航天、航空、通信、導航等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領域的安全,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空間天氣事件、做好監測預報預警等科技支撐,對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至關重要,也是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
下面介紹當前的太陽活動情況。2024年伊始,太陽活動較為活躍,元旦、除夕以及元宵節前夕均爆發了不同程度的耀斑事件,這表明太陽活動正在變強,主要成因是目前正接近本輪太陽活動周的高峰期。
太陽活動的強弱具有周期性,一般用太陽黑子數的平滑月均值來表征,在兩次太陽黑子數平滑月均值的最小值之間的階段,就算做一個太陽活動周。一個太陽活動周平均長度為11.2年。國際規定,以1755年作為第一個太陽活動周的開始時間。當前,太陽正處于第25太陽活動周。
監測表明,本輪太陽活動周已經進入峰年階段,2024年3月太陽黑子數月平均值為104.9。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的最新研判,本輪太陽活動周的峰值預計在2024年至2025年到來,目前正處于峰值附近,太陽表面上的黑子數逐漸增多,因此太陽活動較為頻發,這屬于正常的自然現象。我們預計,第25太陽活動周的峰值強度屬于中等水平,比第24太陽活動周略強,但相比第23太陽活動周要明顯偏弱。
空間天氣事件的影響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而逐漸凸顯。一旦發生較大的空間天氣事件,會對航天、航空、導航定位及短波通信等領域造成影響。
空間天氣事件發生期間,地球磁場可能會顯著變化,引起地磁暴。當地磁暴發生后,由于地球高層大氣受熱膨脹向更高的空間擴散,會造成在軌航天器飛行阻力升高,最終導致航天器軌道快速下降。例如,我們專門為風云衛星提供的軌道變化服務表明,2023年4月24日發生的特大地磁暴過程,造成風云三號G星軌道下降約560米,遠遠高于日常每日下降的平均值190米。我們通過人工的軌道調整,保障了在軌衛星的正常運行。
對于航空系統,空間天氣事件的影響主要集中于通信、導航等方面。在太陽發生劇烈爆發時,跨極區飛行等特殊航線可能需要調整。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作為國際民航組織下的全球空間天氣中心,已經在為全球19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民航部門提供空間天氣信息服務。
同時,備受關注的極光也是地磁暴活動的表現之一。在去年的4月24日、12月1日以及今年的3月25日等多個時間段內,由地磁暴而引發的極光現象在我國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多次出現,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
此外,因為信鴿的飛行會受地球磁場擾動的影響,建議信鴿愛好者們在地磁暴期間暫停信鴿司放。
在今年3月23日,太陽爆發X1.1級耀斑,并引發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及時監測到這些現象,準確預報了其后發生的地磁暴,并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北京時間3月24日23時至3月25日2時,地球發生特大地磁暴,空間高能粒子沿地球磁力線注入地球兩極,使得高層大氣被部分激發,出現極光現象。盡管當時處于滿月時期,但在我國黑龍江漠河、內蒙古根河等地依然拍攝到了清晰的極光。
其后在北京時間3月29日4時56分,太陽再次爆發X1.1級耀斑。3月31日5時16分,太陽爆發M9.4級耀斑。由于當時我國正處于凌晨,因此這兩次耀斑事件沒有對我國產生影響。
需要提示的是,地磁暴事件雖然對航天器運行會產生一定影響,但對于人們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響微乎其微,大家不用擔心。今年到明年是太陽活動的高峰年,這意味著后續還會有一些太陽耀斑、地磁暴等空間天氣事件發生,公眾可保持平常心,科學看待空間天氣事件的影響。
此外在民航領域,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作為國際民航組織批準的第四個全球空間天氣中心,和其他三個全球中心輪流值班,24小時不間斷提供精細化的空間天氣預報咨詢服務,為全球航空安全保駕護航。
王亞偉:謝謝王勁松先生。以上是主動發布介紹環節,全部結束,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
人民網記者:隨著春季的到來,北方地區氣溫波動較大,4月北方是否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公眾應該如何應對?
章建成:“倒春寒”是指初春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后期較正常年份偏低,并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的天氣氣候現象。北方地區倒春寒主要影響孕穗至抽穗期,也影響果蔬的開花坐果,危害形式主要為霜凍害。預計今年4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利于北方冬小麥拔節孕穗、溫帶果樹萌動開花。但月內冷空氣階段性活躍,預計影響我國的冷空氣過程主要有4次,出現的時間和強度分別是:上旬前期和后期、中旬后期、下旬前期。如出現較大幅度降溫,出現霜凍天氣,可能對冬小麥和果樹造成不同程度危害。
防御“倒春寒”危害,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冬小麥可在霜凍來臨前澆水或進行噴灌,調節田間溫濕度,以減輕霜凍危害;果樹可采取樹盤覆草、花前灌水等方式,延緩樹體活動,推遲花期以避開倒春寒,也可采取熏煙、開啟防霜風機等進行防御。
春天的溫暖,氣溫的突然變化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增大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低溫刺激還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引發急性胃病,對關節也會產生危害。提醒公眾多關注天氣變化,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以防“倒春寒”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厄爾尼諾最新監測結果是怎么樣的?對未來氣候有哪些可能的影響?
賈小龍:國家氣候中心持續對當前的厄爾尼諾事件實時進行監測,目前最新的監測表明,這次厄爾尼諾事件目前處于持續衰減狀態。預計2024年4-5月厄爾尼諾事件結束,夏季有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
受厄爾尼諾衰減以及后期有可能會轉為拉尼娜狀態的海洋影響,容易導致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持續偏強,海洋向我國大陸輸送的水汽條件總體比較好,我國東部總體來說降水偏多。這是最直接的影響。
我們將持續關注后續海洋的狀態,特別是要關注其他的氣候因素,綜合研判海洋對我國氣候的影響。
封面新聞記者:近期南方地區出現了較強的降雨過程以及強對流天氣,請問這種天氣狀況會持續多久?對當地的農業生產和城市運行有何影響?公眾需要注意什么?
章建成:4月份是南方春雨的季節,冷暖空氣容易在南方地區交匯,降水過程頻發,并常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我們預計未來10天,江南、華南中北部降水顯著偏多,強對流天氣多發。主要過程在4月4日-7日,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廣西中北部和廣東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廣西東部、江西南部、福建和廣東等地局地有大暴雨。貴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西、廣東局地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降水對增加庫塘蓄水、華南早稻移栽用水比較有利,但強降水、大風、冰雹等天氣影響南方油菜開花結莢、春耕春播開展、早稻播種育秧及果蔬成長,特別是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大部、廣西北部、貴州東部連陰雨風險高,湖南中南部、江西大部、福建中西部、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低洼農田漬澇害風險較高,適溫高濕環境利于喜濕性病蟲害發生擴散,需根據天氣的變化做好相應的田間管理。
局地短時強降雨易造成城鄉內澇、農田漬澇以及山洪、滑坡等次生災害,雷暴大風和冰雹也易導致風災和農林作物損害。公眾需及時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相關預警信息,在強降雨時段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在山澗、河道等低洼地帶逗留,注意防雨防雷,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風險。城市低洼地帶要及時排水,加固戶外設施,防范強風對臨時搭建物、高空作業裝置和人員、航運等的安全威脅,以減少強降水和強對流天氣對城市供水、供電和交通運輸等方面的不利影響。
東方衛視記者:當前處于太陽活動高年,面對可能出現的空間天氣事件,氣象部門做了哪些準備?
王勁松:中國氣象局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經過近20年建設,已基本建成監測、預報和服務三位一體的業務系統,基本具備了針對空間天氣因果鏈中關鍵節點、關鍵要素的監測能力,能夠系統并準確地預報預警地磁暴等重要空間天氣過程。例如,去年的7次大地磁暴事件,全部預報準確,并且在社會上產生了不錯的反響。同時,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還與相關行業部門長期密切合作,共同探討針對不同技術系統的應對措施與減緩策略。
此外在民航領域,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作為國際民航組織批準的第四個全球空間天氣中心,和其他三個全球中心輪流值班,24小時不間斷提供精細化的空間天氣預報咨詢服務,為全球航空安全保駕護航。
南方日報記者:針對剛剛發布的《2023年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請介紹一下全國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中綜合氣象觀測有哪些亮點成效?
佘萬明:2023年成功發射了兩顆風云氣象衛星,4月發射的風云三號氣象衛星(G星)是我國第一顆降水測量衛星,填補了我國對全球中低緯度降水三維結構監測的空白;8月發射的風云三號氣象衛星(F星)為全球提供當地上午10時的衛星監測數據,地球系統監測能力得到強化;實現了“上午、下午、黎明、傾斜”四軌組網,目前我國共有9顆氣象衛星在軌運行。新建和升級天氣雷達150部,全國天氣雷達探測覆蓋率提升5.5%,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持續提升,強對流天氣預警信號平均提前43分鐘?;诒倍沸l星導航的氣象探空系統投入應用,高空氣象探測精度和智能化程度明顯提升;新增49套地基遙感觀測系統,形成溫、濕、風、氣溶膠等連續大氣垂直觀測能力。新增2427套霧霾/沙塵觀測儀,在專業氣象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累計建成多要素自動氣象站6.7萬個,平均站間距11.2公里,災害性天氣監測能力明顯提升。
新京報記者:請問今年我國還有可能再看到極光嗎?在觀測極光時,公眾應該注意哪一些事項?
王勁松:根據目前太陽的活躍程度進行預測,2024年在高緯地區發生極光的概率比較大。但是由于我國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從地磁緯度來講要更低一些,看極光很重要的就是地磁維度,我國想看極光條件比較苛刻。要發生大的地磁暴,觀測的地面氣象條件也要比較好。
從去年至今,我國多次觀測到極光現象,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也多次發布地磁暴預警,準確預報了極光現象。為了更好的為大眾服務,新的極光預報產品正在準備中,將為大家提供更及時、更精細的服務。請大家關注我們的預報預警信息。
需要特別提示的一點是,極光本身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但是對于欣賞或拍攝極光發生的愛好者來說,目前還是比較寒冷,在北方地區等待和拍攝極光需要注意保暖,不要因為看極光而凍傷了身體。
王亞偉:謝謝王勁松的解答。感謝媒體記者的提問,也感謝媒體對中國氣象局、對氣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